因果,不只是佛门各宗所揭示的道理,更是每一个人衣食住行之中,随手可拈、随处可证的真理。
“你为什么要吃饭?”
“因为肚子饿啊!”
腹饿了要进食,进食就是“因”。
“你吃过饭以后觉得如何?”
“啊!肚子饱了!”
肚子饱就是一种果。
天气转凉的时候,我们要穿衣保暖,冷是因,暖是果,穿衣服也离不开因果。
有些人一出生就住在繁华的都市里,享受文明的生活,有些人却终其一生都在荒山野地垦拓,在穷海僻河边营生,日日困苦月月穷劳,这不是命运不公平,是因缘果报不同。 同样是人,为什么有人富贵,有人贫苦?为什么有人锦衣玉食似王侯,有人三餐不继如饥殍?这都是因为他们自作自受的因果关系不同,并不是命运和世事对他们不公平;怎么样的因地修行,便有怎么样的果证福报,因果原是相成的。
佛教的一偈:
我肉众生肉,名殊体不殊;
原同一种姓,只为别形躯。
苦恼从他受,甘肥任我需,
莫教阎老断,自揣应如何?
另外一首诗则说得更透彻:
劝君莫打三春鸟,
子在巢中望母归;
欲知世上刀兵劫,
但听屠门夜半声。
有些贪食美味的饕餮,专喜欢杀取稚鸟,为了个人区区的口腹之欲,不但拆散他者的天伦之爱,并且杀戮太多,共业所惑,还会种下他日兵灾劫难的祸因。
目前许多珍奇的动物,由于人类的贪餍,已经面临绝种的危机,间接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,人类虽然享受到一时的甘肥,却为自己世世代代的子孙留下灾厄。
此时空或许不同,报应却历历不爽,世间的一切,都在因缘果报中轮回;一个人幸福不幸福,是贫贱或尊贵,都是其来有自,有因有果的,并非凭空碰运气而来。
“十来偈”中说得最是深入浅出:
长寿者慈悲中来,
短命者杀生中来;
端正者忍辱中来,
贫穷者悭贪中来;
高位者恭敬中来,
下贱者骄慢中来;
瘖哑者诽谤中来,
盲聋者不信中来;
诸根不具者破戒中来,
诸根具足者持戒中来。”
这首偈告诉我们:人间的贫富贵贱,生命的长寿夭亡,容貌的端正缺失,不是第三者所能操纵,而是取决于自己的三业是否清净,悲心是否远大,愿力是否真切。不但衣食住行有因果,祸福生死也有因果,我们过去培植了多少福德因缘,现在就有多少福报如意,要知道爱惜,不可恣意为恶。就好比银行的存款要节约惜守,不能乱花乱用挥霍掉,“一粥一饭,当思来处不易;半丝半缕,但念物力惟艰。宜未雨而绸缪,毋临渴而掘井。”
同时还要培植福德,满仓满谷的存粮总有吃完的时候,只有在田地里流汗播种的,才更有灿烂收成。
世间上没有无因之果,也没有无果之因,因果如何,全在自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