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佛教故事】释迦世尊与提婆达多的前世因缘
南无释迦牟尼佛住世时代,每位弟子对佛陀都很敬仰和尊重,偏偏提婆达多常常在僧团中搬弄是非,他虽然出家但对佛陀却有嫉妒的心理,所以常故意制造是非,使人和人之间的情感分离,甚至诽谤佛陀的言语举动,若听到有人赞叹佛陀时,他就想尽办法挑拨离间,这就是提婆达多的习气。
【佛教典故】什么是苦种呢?
愤怒、怨恨名为苦种,贪求五欲如同吐出的食物,臭秽不堪,所以说它会生出臭味。对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六根的纵情放逸,如同恶臭液汁的流出,令人可怕,而放纵六根的结果,贪爱、忧愁、诸恶不善的心便接踵而至,这就叫做蛆蝇滋生。
【佛教故事】佛陀心目中理想的弟子应该具备的条件你知道吗?
不但身相端严,威仪具足,并且勤于奉诵经典,精进修持,具足众戒,稍有一点小过错,便戒慎警惕,忏悔不已,更何况大的过错呢?他们对于正法也都能如法受持,不忘失一句一偈,这样的人真可媲美声形俱佳的孔雀呢!南无观世音菩萨摩诃萨!
【佛教故事】诸恶不生,行住坐卧便能常觉安乐!
眼耳等诸根如果不加以防护,让它随逐于外境,那么贪欲烦恼就会随之生起;反之,日夜守护,使它不放逸,则诸恶不生,行住坐卧便能常觉安乐。倘若修行实践八正道,便能解脱生死,不再受生污秽烦恼的生命。
【佛教故事】“狗”咬吕洞宾,不识好人心
八仙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,我们从小就知道“八仙过海,各显神通”的传说,八仙之一的吕洞宾,更有“狗咬吕洞宾,不识好人心”的典故。为什么吕洞宾对“狗”那么好,却落了个“不识好人心”的结局呢?_南无观世音菩萨
【佛教故事】修行从忍耐开始
浮山法远禅师一生得力之处就是“为法忍耐”,用现代的话说,就是经得起考验。归省禅师不接受他挂单,骂他、打他、用水泼他,甚至罚他变卖衣单,补偿公款,即使睡在走廊檐下,也要房租,这一切都无法打退他千里求法的心愿,难怪最后连归省禅师都赞他是法器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