修行人要做到对外面发生的一切都不要执着,一切心都不要随境所动,若为外境所牵,为八风所动,则落入魔障而难以自拔,待人生之梦做完又转它道之梦,永无出期。
【 佛教故事】游四城门后生起出离之心的悉达多太子
悉达多太子出城游历,照见世间老、病、死──种种不如意之苦常相围绕,深刻觉察生命之无常,进而觉照、发起出离无常之慈心悲愿,走向觉悟之道。生活中,老病死苦何尝不是时时刻刻提醒着我们,却...
【 佛教故事】比丘尼众善巧度化恶徒
凶恶之徒得比丘尼众善巧度化,改过迁善;蒙佛教化,出家修行,得证道果。诸佛菩萨,无缘大慈,同体大悲,心行平等,悲悯救济一切众生。
【 佛教故事】以杀生而求延生,于延生之道更远
普劝世人,凡遇有病的人,请医生治疗之外,应劝他做善消灾,戒杀放生,诵经礼佛求忏悔。
【 佛教故事】沙弥罗怜悯过去生的五位母亲
沙弥罗出家修行证得阿罗汉果,自知宿命,见到五位过去生的母亲为生离死别而痛不欲生,体悟到欲爱缠缚之苦。
他们之间的差距,很有感触!
经历四百年沉浮,高谈的心才能真实迈进一步。等高谈的人能够如实伸出利他的手,那在利他心中劳作的人早已在福德的所依中解脱了。
民间佛教故事:莲花池神对修行人的追问
若真修道人,不见别人过。常看人人过,何时得解脱。
惜取愿心,践行可贵!
很多人都知道要修行,也知道要发大心、立大愿;发心立愿很简单,但要恒持道心却不容易。世事无常,今日虽平安,明日却难料,如果发下好愿却动辄心生退转,把有限的光阴浪费在犹豫不决上,实在太...
怎样才是对佛真正的供养?
供养其实是一种难舍能舍的修行,亦是一种对佛菩萨恭敬感恩的表法,更是为自己广种福田的大好因缘。而依于菩提心行的种种正法行持,更是将供养心化为了实际行动,从而为自己建立起种种实相功德。
有常者必无常,富贵者必不久
常者皆尽,高者亦堕,合会有离,生者必死。
福德的力量比聪明的大脑厉害
生活中,不要去讲碰运气,或者去算命,想算一算什么时候更好。这种心理,都是因为不懂因果,不明信因果。 福报所包含的内容和意义甚多,包括你能遇到什么样的人、事情,这都是福德因缘之感召。福德因...
战象自拔出淤泥
若能如实了知人命无常,正如身处日渐干涸的水中鱼,朝夕不保,必能找到精进的动力;亦如听到战鼓声的战象,为了抵抗外敌,而能自拔淤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