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知福、惜福的基础上,我们种福、培福,广行布施、持戒等善行,恭敬供养三宝,在有相执着布施的基础上,进而追求胜义的无相布施,把自己锻炼成一个无私利他的修行人。这样,福报自然会大大增长...
佛法是个系统工程,要靠修行人踏踏实实、如理如法去修建
佛法是个系统工程,要靠修行人踏踏实实、如理如法去修建。同时,我们要树立正知正见,不受邪恶、错误知见的毒害,这样才能行道无偏差,成功建起雄伟壮观的“解脱高楼”。
"妈妈,我恨你"_来自未出世婴儿的自述
愿世间的父母,都能善待自己出生或未出生的孩子,给他们一个温暖的家。南无观世音菩萨!
【 佛教公案】文殊菩萨化身贫女 布施秀发点化众人
南北朝后魏时代,台山灵鹫寺,每到春天三月,依例举行无遮斋会,不论出家、俗家、也不分善男或信女、老的或少的、有钱的还是穷人、甚至乞丐,都可以平等参加,饱食一餐,平等施食,适时表示佛法...
【 因果故事】 童子献珠供佛
省庵大师云:“入道要门,发心为首;修行急务,立愿为先。愿立则众生可度,心发则佛道堪成。”学佛人要成就,为何发心为首?发心是指什么?是发愿吗?
【 因果故事】北周武帝灭佛灭道坠入地狱,因果不昧
北周武帝灭佛灭道坠入地狱,因果不昧
雍正皇帝对佛教的贡献,高僧大德谈雍正
康熙、雍正、乾隆三代之隆盛,在中国历史上可比于汉唐盛世,后人大多知道汉唐盛世得益于帝王内用黄老之术,而很少有人知道清朝帝王深通于禅宗心法,尤其是这三代盛世中承上启下的雍正皇帝,更有...
曾听说,要把上师视作佛陀我们才能成就,真的是这样吗?
我们学佛要成就,一定要学习真正佛陀的说法,把佛陀说法的法义弄清楚,学明白,只有这样,我们才不会走弯路,入歧路。
修行要在细微处反思, 说的多做不到是“数他人珍宝”
按着佛陀教戒,面对所有人和事,一步一个脚印的修正自己,改掉我不好的思想,语言,行为,从细微处反思,从点滴做起,利益他人,直至形成一种自然的习惯——返璞归真!
【 佛教故事】游四城门后生起出离之心的悉达多太子
悉达多太子出城游历,照见世间老、病、死──种种不如意之苦常相围绕,深刻觉察生命之无常,进而觉照、发起出离无常之慈心悲愿,走向觉悟之道。生活中,老病死苦何尝不是时时刻刻提醒着我们,却...
【 佛教故事】比丘尼众善巧度化恶徒
凶恶之徒得比丘尼众善巧度化,改过迁善;蒙佛教化,出家修行,得证道果。诸佛菩萨,无缘大慈,同体大悲,心行平等,悲悯救济一切众生。
【 佛教故事】以杀生而求延生,于延生之道更远
普劝世人,凡遇有病的人,请医生治疗之外,应劝他做善消灾,戒杀放生,诵经礼佛求忏悔。
【 佛教故事】沙弥罗怜悯过去生的五位母亲
沙弥罗出家修行证得阿罗汉果,自知宿命,见到五位过去生的母亲为生离死别而痛不欲生,体悟到欲爱缠缚之苦。